takse69

您所在位置:
takse69 > 陇检要闻 > 媒眼看陇检 > 正文
媒眼看陇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媒眼看陇检179】法治日报 《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施行满两年 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守好红色根脉

时间:2025-08-11 10:21:05  作者: 点击数:

2025年8月7日,法治日报刊发《〈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施行满两年 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守好红色根脉》。

《法治日报》截图

甘肃是红色资源大省。作为文化和旅游领域一项创制性地方立法,《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施行两年来,甘肃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高质效办理每一起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据统计,2024年至今,全省检察机关共发现红色文物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1件,立案56件。

打造品牌

庆阳市华池县是我党历史上地位独特的革命老区,这里诞生了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在公益诉讼办案过程中,经走访、排查,我们发现县域内闫洼子会议旧址、‘四十二烈士殉难处’、朱堡子烈士墓群等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存在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华池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说。

《条例》对红色资源的保护责任人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发现重大险情或者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抢救保护措施。

发现线索后,华池县检察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文物局挂牌成立了“华池县红色革命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站”,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革命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对于朱堡子烈士墓群、“四十二烈士殉难处”等革命遗址遭到破坏的问题,办案检察官向有关职能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争取到位省级专项维修资金,完成包括朱堡子烈士墓群在内的9处烈士陵园和多处零散墓地的修缮,实现红色资源与英烈、军人权益的一体化保护。

在保护红色资源的探索创新中,华池县检察院打造出以“红色”为底色的“‘益’守南梁红”等检察文化品牌,“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也应运而生,更好地守护红色根脉。

据介绍,华池县检察院构建起了“行政+司法”的革命文物保护体系,去年以来共办理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6件,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

协作护佑

“经过修缮,这里恢复了烈士陵园应有的庄严肃穆。”日前,秦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对县烈士陵园整改修缮情况“回头看”时,一名老党员这样感慨道。

秦安县烈士陵园安葬着31位烈士功臣,2022年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2024年3月,秦安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陵园附属房屋屋顶青瓦破损脱落,需全面修缮加固。该院依法立案调查,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收到建议后,主管部门积极组织评估立项、筹措资金,用近三个月时间对南北两侧附属房屋进行了修缮,还新建忠勇亭等附属设施,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红色资源管理、保护和传承需齐抓共管,《条例》明确规定了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人社、公安、民政等各部门职责。

近年来,秦安县检察院牵头,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协商建立“红色文物保护及英烈权益维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司法保护+行政履职+社会参与”的红色保护大格局。

据介绍,该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注重日常联络沟通平台制度建设,细化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流程,整合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职能,“全链条”强化红色文物保护及英烈权益维护。

秦安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是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服务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今后将以此为依托,通过专项监督、联合巡查等举措,为守护红色根脉、赓续革命精神继续贡献检察力量。

传承精神

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条例》注重甘肃地域特色,强调要推动长征精神等党的宝贵革命精神研究阐释。

长征文物与文化资源分布广且情况复杂,有的保护主体不明,有的公益私益矛盾交织,这对检察机关办理相关保护案件带来了考验。

全省多地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对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不到位问题立案调查,办理了一批质效较好的案件,扩大了红色文物、文化保护影响力。

西和县人民检察院发现红二方面军右路纵队驻地旧址红色遗迹存在被村民占用、缺少保护措施等问题,遂向县文旅局及太石河乡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制定保护措施,并建议县政府筹资收回被占单位,目前已取得实质进展。

环县人民检察院针对发现的山城堡战役战壕遗址南端山体遭到挖掘、破坏面积较大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在战壕遗址周边立起保护碑,制作公告公示牌,对文物实体实行围栏保护、加装挡雨棚。

会宁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老君坡红军会师旧址长期被占用、损毁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选址重建了老君坡红军会师旧址,并成立专门文保小组对旧址进行管理。

景泰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办案督促相关部门投资200万元实施红军西路军景泰烈士陵园改造提升项目,并对喜泉镇大拉牌战斗遗址等4处英烈纪念设施进行设施维修、专人管护,把长征文物既留得住又护得好。

从一个个旧址到一座座纪念碑,每一条检察建议的发出,每一项保护措施的落地,都凝聚着甘肃省检察机关的辛勤付出,使得长征精神在陇原大地永远绽放光芒。 (本报记者 赵志锋)

关闭